黔南州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2020年至2021年,全州审计机关组织对53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直接责任金额7693.3万元,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问题线索36件25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2人,被约谈、诫勉谈话等20人。黔南州、县审计机关3个审计项目先后获省审计厅评为“优秀审计项目”。一是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领导。制定《黔南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黔南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细则》,明确全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州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调整充实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政、审计、国资等14家单位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机制。各县(市)审计机关也及时健全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中长期规划,强化审计对象计划管理。州委审计委员会印发《黔南州“十四五”期间对州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实施审计的工作规划》,将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相结合,对州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实施审计监督,从规划层面对州级所有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应审尽审,形成常态化、动态化审计监督作出制度安排,统筹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各类型审计,推动审计全覆盖。三是提出指导意见,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制定《黔南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指导意见》《关于当前我州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的要求》,对年度项目计划制定、审计进点会、审计公示、听取意见、出具审计报告、报送审计结论文书、审计结果反馈等提出要求,对审前调查、审计取证、审计定责、评价、复核审理等提出指导意见。四是健全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水平。州委、州政府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作为重点改革事项,制定《黔南州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关于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的工作措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反馈工作方案》,明确全州各级各部门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抓好审计问题整改方面的职责分工,审计机关联合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到被审计单位反馈审计结果等举措,进一步强化被审计领导干部落实审计整改的责任意识。州检察院与州审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审计机关已向检察机关通报涉及公益方面问题23个。
(供稿人:黔南州审计局 赵恩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