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护航者
贵州省审计厅党委书记、厅长 熊 杉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贵州省审计机关要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改革所向、发展所需,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决扛起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坚持系统观念,站位全局“把脉问诊”
贵州省审计机关要自觉融入和服务改革大局,牢牢把握党中央和省委对各领域改革提出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等,精准聚焦、突出重点,为精准落实改革任务“把脉问诊”,推动重大改革任务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着眼全局落好“子”。把审计力量向改革重点任务、关键环节聚合,找准审计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谋在点子上、审在关键处。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关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府投资管理相关政策体系落实等情况,推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等情况,推动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关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情况,推动提升创新整体效能。聚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情况,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关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领域,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关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情况,推动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精准发力挖到“根”。全面把握被审计领域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路径设计、配套政策和要素保障等,发挥审计专业优势,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贯通审视,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坚持统筹兼顾、抓住关键,对现行改革举措,要密切关注落实情况,推动改革取得实效;对新出台的改革举措,要重点关注各层级各领域目标设计合理性、配套措施精准性和落实落地可行性,推动改革各环节精准对接、有效衔接。要明确主攻方向,深入揭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推动解决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要坚持结果导向,高度关注各地各领域推动改革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实际成果等是否符合党中央和省委设定的改革预期目标,着力揭示改革措施不力、效果欠佳等问题,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实事求是辩证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推进的,具备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要把准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运用已有改革成果和重要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审计要遵循改革规律,强化系统观念、辩证思维,自觉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审视问题,以客观求实态度开展工作。要正确处理好“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把握好“立”与“破”的优先顺序。一方面,要增强“立”的意识,明确“立”的目标,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慎提出“破”的建议;另一方面,要坚定“破”的决心,对于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障碍、机制弊端,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推动坚决破除。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格依法审计与鼓励创新探索相结合,善于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思维看待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客观审慎作出审计结论,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者保驾护航,为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
主动服务大局,抓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 贵州省审计机关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部署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下好“先手棋”。在审计整改责任体系中,审计机关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聚焦关键、一体推进,扎实规范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在确保问题定性定责准确基础上,认真研判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意见和建议。要精准科学进行问题整改分类,严把问题整改销号关,规范同类问题整改结果认定标准和口径,严格执行审核认定程序,做到整改过程可追溯、整改结果可印证,确保见人见事见物,推动责任落实、整改到位。
当好“督导员”。认真抓好审计整改督促检查,扎实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动态清零”行动,推动压紧压实各环节整改责任。强化跟踪督导,定期对各地各领域落实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调度研判,全面掌握审计整改进度、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专项整改和重点督办,针对审计整改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强化实地督导,压实整改责任,推动问题真改实改。坚持高站位推动整改,充分发挥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平台作用,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及时报请党委审计委员会研究推动,促进问题整改“动真格”、改到位。
打好“组合拳”。坚持贯通协同、多维发力,推动构建相向而行、齐抓共管的审计整改工作格局。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制订阶段,对审计整改做预先研究,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适时开展整改“回头看”,重点关注审计整改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以审促改、以审促治。推动贯通协同顺畅高效,建好用足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把审计整改纳入各类监督常态化关注范围,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形成强大整改合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审计整改年度综合考核工作为抓手,突出整改结果导向,细化完善相关考核指标,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
聚力谋深谋远,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改革效能
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审计要充分发挥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及时梳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宏观分析,精准研判并提出建议,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推动从根源上解决制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问题,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推动制度执行到位。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有的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导致的失误或错误,有的是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不够到位,导致权力约束弱化所致。审计机关要紧盯制度执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由事及人,深入揭示失职失责、权力滥用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及时移送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推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推动制度不断完善。以审计揭示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围绕推动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各领域审计发现的重大突出问题和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点带面系统梳理分析,形成有分量的审计成果,并及时向党委审计委员会提出建议,推动从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抓好全领域全流程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改革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改革效能。
来源:《中国审计》2024年第24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