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热线:0851-12345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内部审计
内控+外联!来看这个省优项目如何为区属国企精准“排雷”
打印本页 字号:

本文源于《中国审计》杂志2025年第16期,原标题为《内控外联  靶向发力  服务发展——淄博市博山区区属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及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调查经验总结》,作者为韩苗苗、焦莉。

国有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为推动强化国资监管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3年,淄博市博山区审计局开展了区属国有企业2020年以来风险防控及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组坚持研究型审计,聚焦风险易发高发领域,移送问题线索12件,形成审计专报、审计要情等共计29篇,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高效助力地方经济建设。该项目荣获2024年山东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一、高站位谋划,构建协同审计新模式


(一)高站位谋划立项。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2022年3月,博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印发《博山区区属投资控股公司组建方案的通知》,对全区国有公司进行整合,组建以博政集团为一级区属投资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但受限于历史遗留债务及股权结构复杂等原因,集团公司组建不到位、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审计部门强化监督保障。报经博山区委审计委员会同意,博山区审计局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调增该专项审计调查,旨在摸清该区国有企业债务规模、偿债能力、经营状况、产业布局,对城投企业进行“全面体检”。

(二)深调研摸清家底。博山区审计局先后到企业主管部门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情况、配套政策出台落实情况等。向博政集团了解公司财务及相关业务情况,研究国企相关制度资料,对照国企改革政策审计常见共性问题清单进行分析归纳,最终确定以债务风险化解、资产及财务收支真实性核查、重大投资决策合规性审查、法人治理结构缺陷整治四大方向作为主攻重点。

(三)强协同优化机制。在审前调研的基础上,博山区审计局统筹调配11名业务骨干组成审计组。组内搭建“类别分组、模块填充”的架构,横向设置风险防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四个审计小组,纵向对接30家被审计企业,并根据企业主营业务特点归口至相应审计小组。该模式通过“专业归口、问题穿透、标准统一”的协同机制,提升了问题查核精度和整改联动效率。

二、多维度实施,创新方式方法提质效


(一)强化数据分析,创新审计实施路径。该项目运用多维度数据关联分析,结合以往审计积累的数据分析模型,从企业和人员两个维度进行“精准画像”。企业维度,依托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及绩效分析大数据审计模型,将招商引资签订的合同协议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揭示了部分区属国有企业新投资控股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员维度,依托区属国有企业相关数据,重点对企业内部财务、薪酬管理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公职人员违规兼职取酬、企业人员违规接待、超标准购置公车等问题。

(二)聚焦关键领域,提升审计监督质效。重点对博政集团及其10家所属企业在风险防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重大经济事项四方面进行穿透式审查,并延伸审计统一管理的企业。风险防控领域,重点关注债务风险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融资行为的合规性与可持续性、风险识别与应对机制的健全性方面问题;财务收支领域,重点关注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与安全性、资产质量状况与运营效率、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以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问题;工程建设领域,重点关注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招标采购与合同管理的合规性、工程建设过程控制的有效性以及项目投资效益的实现情况等方面问题;重大经济决策领域,重点关注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决策依据的充分性和科学性、决策风险的有效评估与管控,以及决策执行的监督与后期评价机制等方面问题。

(三)强化指导监督,拓展审计监督成效。推行“三线一网格”审计监督模式,发现区属国有企业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招标投标和设计变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专项审计调查期间,博山区审计局创新设立国有企业特约审计网格服务站,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重点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选派工程审计专家驻点服务,推动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二是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动,开通电子数据查询权限,提升监督效率;三是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业务培训、内部审计指导等方式强化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三、系统性治理,深化整改成果促发展


(一)点上发力,完善一套制度。博山区审计局成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开展跟踪核查。严格“已整改”问题事项认定,形成审计组初步判断、法规执行科审定的双重把关;重点关注“部分整改”中非金额类事项的鉴别,针对制度漏洞、程序缺失、权责不清等体制机制问题,“穿透式”核查整改措施是否真正嵌入业务流程。推动被审计企业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薪酬管理、对外担保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5次专项清理整顿活动。

(二)面上拓展,规范一个行业。该局分领域梳理国有企业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以审计专报等形式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建言献策。如针对砂石资源定价机制、处置机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审计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博山区关于执行砂石料处置流程管理办法;针对投融资管理、资本运营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投融资管理制度、强化资本运营管理等建议,推动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出台并修订区属国有企业投资融资和担保监督管理办法等12项规定。

(三)协同联动,建立长效机制。联合区委巡察办组织开展整改“回头看”,建立定期报送整改落实情况机制和整改台账,动态掌握相应单位整改情况。推行“两函两会”办法,以审计整改业务会和部门联席会确定重点督办事项。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推动博山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联动机制的意见》,联合区财政局印发《建立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实施方案》,构建起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发力的长效机制。(作者单位:山东省审计厅 淄博市博山区审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